Next
穩續新篇 始于做優 | 天大設計總院有限公司第三屆職工代表第十次會議暨2021年度總結表彰會隆重召開

AATU團隊 | 開放融合 創新發展 | 工程技術研究院
2022-03-02
為引領總院有限公司在科技創新、技術引領、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平臺建設等方面的工作,2020年11月8日總院有限公司以“丁永君大師工作室”為核心,整合總院四個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組建成立工程技術研究院。
在公司領導大力支持下,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丁永君、技術總監于敬海,指導工程院的設計團隊承接了復雜鋼構、裝配式、抗風抗震等特色項目,在設計創優、技術創新、服務總院等方面做了扎實工作,開拓了幕墻設計、智慧檢測、風電基礎優化等新領域。
◆ 專項技術研發
基于形態的大跨結構創新技術
裝配式鋼結構及PC建筑技術集成
弱連接多塔結構抗風抗震分析技術
村鎮建筑抗震性能提升技術
被動式大型幕墻設計技術
◆ 完成工程27項,特色項目4項
百米高鋼拱支承的空中連廊
國內最大的單體被動式玻璃幕墻
萬科中新生態城裝配式示范住宅
六百戶村鎮農房抗震改造項目
◆ 2021年獲優秀設計獎3項
教育部優秀設計(建筑工業化項目)一等獎:裝配式鋼框架-鋼板墻技術研發應用
教育部優秀設計(建筑結構)一等獎:河北北方學院體育館新型弦支穹頂結構
“海河杯”天津市優秀設計(建筑結構)二等獎:蘭州新區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二期)
◆ 2項新技術入選住建部建筑業新技術指南
◆ 2項工程入選住建部優秀設計案例
◆ 20余個院內項目的技術服務
◆ 獲授權專利5項
◆ 主編地方標準和圖集6部
◆ 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9篇
◆ 大型學術會議主題報告10余次
◆ 簽署戰略合作單位3家
工程技術研究院以“1+N”的模式運行,其中“1”即為“丁永君大師工作室”,“N”即為分步做強總院有限公司既有的四個工程技術中心,建立新業務技術孵化中心,納入、組建專項技術研發中心。目前,已有鋼結構設計研究中心、裝配式建筑技術研究中心、幕墻技術研究中心、零碳建筑環境與智慧能源碳減排技術中心、工程檢測技術中心,發揮著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臺的作用。
領軍人物



鋼結構設計研究中心
致力于鋼結構、空間結構和組合結構方向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工程設計和人才培養工作,在大跨度空間結構、預應力鋼結構和裝配式住宅鋼結構技術方面具備豐富的設計經驗,取得幾十余項優秀設計獎勵。
主要業務方向:中大跨空間鋼結構工程設計(體育場館、會展游覽、工業設施、煤石料場罩棚等)、多高層鋼結構工程設計(辦公建筑、住宅建筑等)、新型、異形、復雜、超大跨空間鋼結構分析計算咨詢、鋼結構施工全過程分析技術咨詢、既有鋼結構工程的檢測與加固、鋼結構工程事故處理及加固、鋼結構施工過程監測及使用過程健康監測等。
裝配式建筑技術研究中心
裝配式建筑技術研究中心是天津市裝配式建筑技術工程中心常設機構,致力于建設裝配式建筑技術“產學研”平臺,自主研發裝配式建筑體系和成套施工技術,促進了裝配式建筑技術創新與應用。
主要業務方向:裝配式技術策劃、裝配式專項方案設計、裝配式施工圖專項設計、預制構件深化設計以及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技術咨詢服務等。
幕墻技術研究中心
致力于提供幕墻系統設計整體解決方案,以“對接院內、服務客戶、面向市場”為原則,打造專業化、標準化幕墻設計團隊。自成立以來承接幕墻設計、咨詢等項目三十余項,總幕墻面積超30萬平米。
主要業務方向:涵蓋玻璃幕墻、金屬幕墻、石材幕墻、人造板材幕墻、玻璃采光頂、異形曲面幕墻等,服務于包括文化、辦公、商業、體育等在內的多類建筑。核心業務涵蓋各類建筑幕墻設計、幕墻咨詢、三維BIM設計,既有幕墻鑒定、既有幕墻改造,幕墻施工現場服務等。
工程檢測技術中心
工程檢測技術中心是集檢測、結構分析、技術研發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致力于為社會公共安全提供技術性保障,可對各個年代及各種結構類型建筑質量和性能特點進行分析檢測、為既有建筑改造設計提供專業化高和針對性強的意見、為新建建筑質量評定提供客觀、中肯的鑒定成果,同時也能對施工過程及運維期建筑的健康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動態管理和趨勢研判。
主要業務方向:房屋鑒定、工程檢測、施工監測及結構健康監測。
零碳建筑環境與智慧能源碳減排技術中心

由總院有限公司、天津中天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控制”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天大環境學院) 、中發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組成,現有人員10人。開拓從前期能源投資(多方合作)、設計、采購、施工、運營管理的全過程設計總承包,引入BIM全過程的跟蹤應用,發揮BIM指導的實用價值。
主要業務方向:中心在多種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方向有較大優勢,已具備從規劃、設計、采購、施工、運行管理等全過程的能源設計總承包能力;自主研發了基于Modelica的仿真智慧監測與控制系統,用于能源及空調系統的新建及改造項目;已和三峽電能、深圳招商控股、華清元泰、中建科技集團等能源投資公司進行了合作洽談,共同進行能源投資合作。
鋼結構建筑領域
河北北方學院體育館(2022年冬奧會場館)
項目地點:河北省張家口市
建筑面積:約2.64萬平方米
竣工時間:2019年12月
項目獲獎:2019年中國鋼結構金獎(國家優質工程)、教育部2021年度優秀工程勘察設計建筑結構一等獎、2021年“海河杯”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建筑工程-公建一等獎、“河北省結構優質工程獎”
項目特色:大型甲級體育館,屋蓋采用一種適用非圓建筑的球面弦支穹頂結構專利技術,2022年冬奧會基礎項目工程。
滄州市福康家園公共租賃住房住宅項目
項目地點:河北省滄州市
建筑面積:約13.0萬平方米
竣工時間:2017年12月
項目獲獎:2017年中國鋼結構金獎(國家優質工程)、2019年“海河杯”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住宅與住宅小區一等獎、2019年度行業優秀勘察設計獎優秀建筑結構二等獎
項目特色:建設部裝配式住宅示范工程、國內第一座方鋼管混凝土組合異形柱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工程。
其他鋼結構項目
裝配式建筑領域
天津大學新校區碩士研究生公寓
項目地點:天津市津南區
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
竣工時間:2020年8月
項目特色:采用裝配式剪力墻復合齒槽連接技術代替傳統的灌漿套筒連接,預制墻體采用寬度900、1200和1500mm三種規格,實現了模具標準化和生產工業化,施工效率高,綜合效益較傳統灌漿套筒連接的裝配式剪力墻結構提高約20%。
壩道工程醫院綜合實驗基地學生宿舍
項目地址:河南省駐馬店市
設計時間:2020年
項目特色:采用預制混凝土管組合柱-鋼梁全裝配混合框架體系,通過多層連續預制柱和鋼節點連接技術,實現了梁柱節點便捷連接,在提高節點受力和抗震安全性的同時減低了建造成本。
歐維優科創園裝配式工程專項設計
項目地址:天津市濱海高新區
項目規模:16萬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0年
項目特色:通過采用多節混凝土預制柱,減少了預制柱-柱連接節點,在保證梁柱節點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安裝效率,降低了造價。
萬科天津生態城旅游區03-01-13地塊住宅示范樓(裝配式示范)
項目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
設計時間:2020年
項目特色:采用自主研發的復合齒槽連接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體系,預制墻體僅使用一種規格,標準化程度高,同時結合標準化組合模具,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安裝效率高。建筑裝配率達到80%。
建筑幕墻領域
安國市民文化中心
項目地點:河北省保定市
幕墻面積:2.6萬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1年8月
項目特色:通過大板塊米色清水人造板材幕墻、大面積浮雕幕墻,打造充滿活力的中醫藥文化城市綜合體;鋼結構玻璃采光頂為項目的點睛之作,以輕巧的空間桁架形式實現倒錐體鋼結構玻璃采光頂,在增強室內通透性的同時強化了建筑的文化屬性。
安次文化中心
項目地點:河北省廊坊市
幕墻面積:4.3萬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1年11月
項目特色: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被動式玻璃幕墻項目。項目重點及難點集中于被動式玻璃幕墻設計方案,選用木質龍骨,滿足河北省關于被動式建筑的節能要求,同時解決固定外側穿孔鋁板格柵冷橋的難題。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沙河校區綜合實驗樓及體育館
項目地點:北京市昌平區
幕墻面積:4.2萬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1年2月
項目特色:本項目主要幕墻類型包括陶板幕墻、玻璃幕墻、鋁合金門窗、鋁板幕墻、鋁合金裝飾架、金屬護欄等,通過對比鮮明的紅色陶板和深灰色鋁板,結合中國礦業大學教學及科研主要特點,項目整體打造出一個智慧山谷、礦學高峰。
其他建筑幕墻項目
碳減排建筑領域
天津工業大學新校區能源站
項目地點:天津市第三高教區
建筑面積:新校區占地3500畝,可再生能源站供能建筑面積49萬平米
竣工時間:2011年
所獲獎項:天津市可再生能源站示范項目,財政1080萬元項目獎勵資金
項目特色:主動聚焦式太陽能輔助燃氣溴化鋰空調系統;深層地熱井水梯級利用+淺層地源熱泵+太陽能生活熱水+地熱井水儲熱換熱+太陽能為游泳館池水加熱+燃氣熱水鍋爐調峰等多種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系統,設有二對深層地熱井,淺層地埋管井3580口,太陽能集熱面積4950平米,共設置三個能源站。
天津體育學院新校區能源站
項目地點:天津市靜海區
建筑面積:新校區占地1200畝,可再生能源站供能建筑面積47萬平米
竣工時間:2017年
所獲獎項:教育部2021年優秀勘察設計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一等獎
項目特色:采用地熱井水梯級利用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太陽能生活熱水+地熱井水旁通換熱儲熱+太陽能為游泳館池水加熱+燃氣熱水鍋爐調峰系統等多種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系統。設有二對深層地熱井,淺層地埋管井2400口,太陽能集熱面積6600平米,設能源站2個。采用值班供暖模式,場館采用上課、大型活動、重大體育比賽三種控制模式。
其他碳減排項目
01 創新技術
1.基于建筑形態的大跨結構技術創新與應用
提出非圓建筑的球面弦支穹頂、適用不連續支承的橢球面弦支穹頂結構體系、邊界不等高橢圓平面復合式索穹頂等多種基于拉索的新型復合結構體系專利技術,并通過模型試驗與理論研究,成果實現各項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
2.新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技術發展與應用
針對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體系關鍵技術難題,提出新型異形柱構造,開展以組合異形柱為主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力學性能研究,并應用于十余項鋼結構住宅建筑項目。
3.裝配式剪力墻復合齒槽連接技術與應用
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研發裝配式剪力墻復合齒槽連接技術,在試驗研究和理論計算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高效解決了裝配式剪力墻結構豎向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及漿錨連接中存在的制作與施工精度要求高、安裝就位困難、裝配效率低、灌漿質量不易保證等共性技術難題。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得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和天津市科技進步獎。
4.高性能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與應用
依托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研發了裝配式混合框架結構和鋼節點連接裝配式PC框架結構兩種新體系。新體系充分發揮了鋼和混凝土各自優勢,通過預制柱中鋼套箍實現與預制梁的裝配連接,具有施工效率高,連接質量可控可檢測等優勢。新體系兼顧結構性能、施工效率和經濟性,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壩道工程醫院綜合實驗基地學生宿舍、中鐵建大橋局建筑裝配科技有限公司職工宿舍及食堂等多個工程項目中得到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5.工程結構智慧檢測技術
研發工程結構智慧檢測技術,建立了結構檢測系統構架,并直接用于多項實際工程的檢測。
02 優秀設計與科技獲獎
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行業優秀設計獎勵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優秀設計獎勵一等獎10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5項,中國鋼結構金獎10余項:

03 授權專利
授權專利2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

04 論文與著作
出版專著一部,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建筑結構學報》《天津大學學報》《建筑結構》《工業建筑》《空間結構》《建筑鋼結構進展》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9篇:

05 學術交流
內部學習
體育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