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慶王府修繕設計
北海公園靜心齋修繕設計 ? 王其亨教授領銜
建設地點: 北京市 | 項目規模: 2047平方米 | 竣工時間: 2014年 |
北海是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格局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北京中軸線的重要組成,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靜心齋位于北海公園的北岸,是園內最大的一處“園中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創作的典型代表,原名鏡清齋,創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皇太子的書齋,光緒十三年(1887年),慈禧曾進行大規模擴建和修繕,形成現有格局,民國二年(1913年)改名為靜心齋。
靜心齋現存文物建筑17座,100余間,包括殿、亭、敞軒、廈、樓、廊、橋、池、門、墻、疊石等多種建筑類型,是一座自成格局的庭院。
本項目是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中罕有的以皇家園林“園中園”為對象的設計項目。
解決文物類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一方面采取針對性保護措施,如古樹、室內外裝修陳設,避免施工過程中的破壞;另一方面,針對不同文物類型的病害進行專項勘察和設計,邀請同領域專家指導方案,確保設計成果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恢復傳統工藝和做法,盡可能保留和延續使用建筑現有材料
典型體現在對裹壟屋面的處理,按照歷史原狀恢復捉節夾壟做法時集中使用,添配不足部分,使文物構件得以保存和延續。另外,在彩畫的整修中,本次設計首次嘗試編制彩畫專項修繕方案,逐件、逐幅進行勘察設計,盡可能保留歷史信息,減少大面積重繪帶來的珍貴信息流失,真正實現了對彩畫的分類保護性修繕,使大量歷史信息得以保存。
核實依據,恢復歷史原貌
本設計提出依據歷史照片和檔案文獻和遺存實物進行修復研究和設計,在依據充分可靠的前提下,方可開展修復設計的原則。
保留不同歷史時期的珍貴遺存
對不同歷史時期的遺存實物,在解決病害的前提下,盡可能全面保留歷史原貌,展現文物種類的多樣性和獨特性。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應用,增強勘察設計的準確性
針對疊石駁岸、屋面曲線和細部紋樣等復雜形式,為確保勘察設計的準確性,利用三維激光掃描設備獲取高精度三維尺寸信息,建立三維模型,直觀呈現復雜形式的空間數據,為勘察和設計以及施工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撐。
所獲獎項
“海河杯”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 建筑工程
一等獎